竹妃大大方方地送贞美人和淑美人去了福寿宫,太后高兴,留竹妃午膳。

    刚举箸,皇帝就来了。

    席间,皇帝与太后母子情深,和和气气地说了许多家常话。

    竹妃一直在他们之间来回走动,伺候周到,以至于用膳完毕,皇帝在骤然发现竹妃自己什么都没吃,只顾着伺候他和太后,还不计较身份高低,纡尊降贵的为两位美人夹菜舀汤、端茶递水,把福寿宫宫女的活都干完了。

    太后都看在眼里,心里也是极其满意的。

    特别是当她提出要让梅妃回来主持大局,再为皇帝选秀女充盈后宫,皇帝满口答应时,太后看竹妃就更加顺眼。

    “本宫年纪也大了,喜静,也不愿意有太多人来叨扰。本来让竹妃照顾也是可以的,但本宫想着梅妃回来主持后宫,怕心有余而力不足,竹妃帮衬帮衬也是好的。再则,竹妃还年轻,不该让她分心照顾别人,理由多抽些时间来伺候皇上才是正道。”

    皇帝听罢,恭恭敬敬地应道:“母后说得是。”

    竹妃也赶紧谢恩。

    其实,竹妃心里清楚得很,这不过是她同意送两位美人来福寿宫的一点回报而已。

    皇帝并非这个太后亲生的,没有血缘亲情,性情多变且凉薄多疑的皇帝与太后又能有多少感情。

    从前太后养着顺美和顺玉,皇帝还顾念着与皇后的旧情,对太后也是恭敬有加。可前不久顺美同意参加赏梅会,顺玉也渐渐到了年纪,她们二人若是出嫁了,太后便没有可傍身的人了。

    所以她才会趁机要来贞美人和淑美人,等她们生产后,再找个理由养着这两个皇孙。日后不管皇帝与太后有多生疏,太后还有两个皇孙撑着。

    这样的如意算盘,竹妃早就看透了。

    太后见这顿饭吃得和乐融融,很是满意。

    她适时地打了个呵欠,皇帝见状,立刻告辞,带着竹妃去了她的竹漾宫,大白天的翻云覆雨,哄得竹妃骨头都酥了。

    竹妃只后悔当初皇帝没有广播龙种,多让几个美人怀孕让她伺候。若是送一个美人去福寿宫便能享受一次这么愉快地滋润,她才不介意多送几个过去。

    说来也奇怪,自这次青天白日的欢畅之后,皇帝似是重新开发了他与竹妃的一段蜜月期。皇帝连续几日都夜宿竹漾宫,以至于梅妃回宫主持大局,都是冷冷清清的,梅麓宫还是静如旷野。

    秦初雨虽是内常侍,可她是直接向太后汇报的,所以梅妃回宫后,她们都未曾正面接触过。

    这日,梅妃请安后,照例来到太后休息的偏殿,恭恭敬敬地请示后宫嫔妃升级等皇宫要事。

    秦初雨见没她什么事,赶紧偷偷开溜。

    刚出福寿宫,便迎面撞上了君凰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