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安排人对两人一阵猛吹,故意抬高他们在众人心目中的预期,然后故意挖坑给他们跳。

    没有任何意外,两人都被坑的很惨。

    现在百官都认为尹智铭和左鸿江就是两个大忽悠,只会纸上谈兵,没有什么真本事。

    认知一旦形成,再想逆转回来,就不是那么容易了。

    何况尹智铭和左鸿江两人的实干能力,本身就不怎么样。

    几次想要证明自己,都搞得灰头土脸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两人在士林中声望不错,手中又确实无人可用,永宁帝早就放弃了他们。

    “陛下,一切都会好起来的。”

    徐忠恩急忙安慰道。

    知道皇帝不喜欢宦官干政,对朝堂上的事务,他从来不发表意见。

    相较于大虞其他时期的宦官,他这位掌印太监的权力,可以说是最小的。

    就连司礼监披红,也被皇帝收了回去亲力亲为。

    不过这么一来,永宁帝自己的工作量,却是大幅度增加。

    以往下面的奏折,司礼监都要筛选一遍,挑重要的交给皇帝。

    内容相似的奏折,还会统一归类,一起向皇帝上报。

    现在这些活儿,全部都是永宁帝一个人干,熬夜加班是常态。

    “不用安慰朕,些许小事,还击不垮朕。

    传旨给徐阁老,让加快围剿叛军的进程,朕希望年底前能够见到贼首的人头。”

    永宁帝随即下令道。

    眼下大虞最大的问题,一共有三个:财政亏空、白莲教叛乱、北虏犯边。

    某种意义上来说,这三个问题也可以归结为一个,那就是朝廷缺钱。

    只要能够解决钱粮问题,另外两个威胁,都可以轻松搞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