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此之外,宁煜还在车斗的下方精心镶嵌了一排锐利无比的耙钉。

    这些耙钉如同凶猛的鹰爪般锋利,一旦它们刺入地下,就能紧紧地攫住土壤,为整个装置提供极其强大的附着力。

    当驼鹿奋力牵拉着车辆向前行驶,铲起那厚厚的泥土时,这些泥土会顺着高达一米的巨大推土铲源源不断地滑落进车斗里。

    当开始铲土时,那排耙钉就会展现出它们神奇的作用。

    它们会深深地刺入土壤之中,仿佛与大地融为一体,为后续的铲子提供了坚实的支撑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铲子就能顺利地铲起泥土,毫无阻碍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这些耙钉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,就是防止铲子在铲土时翘起。

    想象一下,如果铲子在工作时突然翘起,那么不仅无法继续完成铲土任务,还可能会做一些无用功。

    但是有了这排耙钉的固定,铲子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,稳稳地贴着地面,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。

    所以说,这排小小的耙钉虽然不起眼,但却是整个铲土工具中的关键一环。

    它们的存在让铲土变得更加轻松、高效,同时也保障了操作者的安全。

    在每一次铲铲土的瞬间,都能感受到耙钉所带来的稳定和安心。

    然而,这种奇妙的配合只需要铲起半个车斗的泥土量即可。

    随着时间的推移,车斗中的泥土逐渐增多,它们会自动向前流动,源源不断地送往前方的前半部分车斗。

    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,前面的土已经足够多,后面的铲子竟然缓缓抬起,停止了铲土动作;

    而那些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耙钉,此时也悄然失去了用武之地。

    这一切都是宁煜精心设计的结果。如此一来,不仅省去了人工一锹一锹往车斗里填土的繁琐劳动,还实现了一次性完成任务、节约人力资源的目标。

    这个创新之举无疑充分展现出宁煜的智慧和才华。

    整整一个下午,宁煜和周虎全身心投入到了制作那台独一无二、被他俩戏称"运输铲土一体机"的奇妙机械之中。

    这名字可谓别出心裁,乃是宁煜灵感涌现之作,完美契合了该机器集运输与铲土于一体的独特功能。

    同一时间,赵云前往砖窑旁的铁匠铺,埋头苦干,专心致志地铸造铁铲和耙钉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他还肩负着监工重任,确保那帮土匪老老实实干活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