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说她以前是学服装设计的,但程度才刚刚进门。

    让她画图样、服装打板还成。

    但是要拿针一点点缝合衣裳、绣花……

    这里又没有缝纫机,哪里缝制得成那样整齐麻密的针脚。

    绣花更是不会。

    她不像占小雅,家里就是做这个的,从小耳濡目染,刺绣什么的都不在话下。

    她可是自入校起,就还没拿过针线。

    再说了,现代有机器,只要她会画,会设计,就没有机器做不了的绣品。

    易张氏“出嫁新娘的喜服都是自个儿做的,娘本想带你去镇上买红布的,既然白家送了布过来,我们也省得往镇上走了。白家和你爹商量过了日子,你的亲事定在下月初一,和白家三郎的婚礼是同一天。还剩十天时间,你抓紧着些,赶紧做。除了喜服,还要做红盖头,红绣鞋。娘最多帮忙绣几个花样子,其它的,都只能靠你自己。”

    新妇的嫁衣最好全由自己裁剪绣制。

    喜服是向婆家、像亲朋好友展现新妇心灵手巧的一种方式。

    做的好,新妇会被人赞美。

    反之,也会让人笑话。

    若不是时间太急,易张氏绝不会主动开口说帮忙。

    一听不止要做喜服,还得做鞋子,易夏瞬间焉巴了,趴在桌子上,闷闷不乐道“女方的喜服是自己做,那男方的呢?”

    白家的女人,除了白大嫂,就只剩下差点成为白家义媳妇的老四媳妇了。而老大媳妇还病着,自然没精力操办家里的喜事。

    只怕都会交给老四媳妇管。

    易夏只要想到白家义差点娶了别的女人为妻,她浑身上下就哪哪都不得劲。

    “男方的喜服没那么多规矩,不是由家人做就是去成衣店买,可听白家的意思,他们家的老四媳妇应该会做。”

    又是老四媳妇!

    易夏龇牙,“娘,你有没有跟白家说我的条件?”

    易张氏瞥她一眼,“你姑骂的对,你就作吧!”